秦皇島科技特派團助力“小巨人”企業破解難題
秦皇島日報 記者 李楠 劉旭偉
2024年以來,河北省秦皇島市16個科技特派團聚焦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技術需求,以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引擎,破解“卡脖子”難題,推動成果轉化,為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科技特派團精準對接企業技術瓶頸,助力研發能力躍升。秦皇島尼特智能科技特派團圍繞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研發,聯合燕山大學攻克產品安全風險難題,優化結構設計,指導企業申請發明專利2項,獲財政補貼30萬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年增187萬元,新增就業55人。企業負責人介紹:“科技特派團協助研發的新技術讓產品良品率提升至99.6%,年營收近2億元。”
北方管業科技特派團針對痛點,研發金屬補償器構件內高壓局部特征成形工藝,使生產線能耗降低18%,產品良品率提升至99.2%,年產值增長10%,新增利潤空間達300萬元。
在高端裝備領域,中青冶金閥門科技特派團研發的自動化焊接機器人,通過智能識別焊縫、閉環控制等技術,將重復定位精度提升至±0.005mm,生產效率提高12.5%,年銷售額達到1.5億元。
萊特流體科技特派團開發的“魚鱗式均壓布水裝置”,使污水處理設備布水均勻率提升80%,帶動企業簽訂超2000萬元訂單,建成1條智能化生產線,新增就業20人。
“企業出題,特派團解題”的協同模式成為技術攻關的關鍵。瀚豐長白結晶器科技特派團針對鍍層脫落難題,優化工藝參數,提升鍍層結合力,使結晶器使用壽命延長,生產效率提高20%,產品不良率降低10%,帶動研發投入增加100萬元,吸引多家上下游企業合作。
天秦裝備科技特派團聯合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開發“玻璃鋼抗沖擊性能檢測設備”,融合深度學習算法,有效提高檢測效率。
在生物制造領域,華恒生物科技特派團攻克高純度丙氨酸提取工藝,年降成本100萬元,推動企業建成省級“氨基酸發酵與酶轉化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帶動研發團隊完成項目攻關2項、申請國際論文2篇、發明專利3項。
秦皇島市科技局出臺政策,從研發支持、人才引育到成果轉化提供全方位保障。近年來,全市“小巨人”企業科技特派團累計攻克關鍵技術難題57項,完成成果轉化44項,搭建技術創新平臺31個。2024年以來,全市通過科技特派團機制培訓技術人員超1000人,涌現“土專家”“田秀才”50余名,培育出一批“技術尖兵”,為產業可持續發展夯實人才根基。
編輯:薛佳麟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