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稅惠賦能臨港物流產業揚帆遠航
在渤海灣的懷抱里,秦皇島憑借得天獨厚的港口優勢,大力發展臨港物流產業,全力打造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在這一進程中,全市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用一項項精準服務、一筆筆稅惠紅利,為臨港物流產業注入源源不斷的“稅動力”,助力其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秦皇島美燁食品有限公司便是發展浪潮中的受益者。4月的陽光灑在廠區,一輛輛滿載休閑海鮮小零食的集裝箱貨車魚貫而出,駛向秦皇島港。這些貼著“秦皇島藍袋”標簽的即食小海鮮,早已在國際市場上收獲了大批忠實粉絲。公司總經理梁云升感慨道:“過去10多年,我們一步步打開國際市場。這背后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去年,公司出口即食小海鮮2000噸,留抵退稅等稅收優惠政策給我們帶來了460余萬元的資金支持,這些錢就像及時雨,讓企業有更充足的資金用于拓展海外市場、提升產品質量。這一筆筆退稅資金,如同企業發展的‘加速器’,讓美燁食品在國際市場上越走越遠。”
在秦皇島港新港灣集裝箱碼頭泊位,“新郁金香”輪頻繁往來。4月的一天,它穩穩停靠,岸邊的集裝箱起重機迅速啟動,裝卸作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進口的汽車配件被運往本地企業,出口的淀粉、大豆油、粉絲等各類產品則搭載貨輪駛向海外。為保障港口企業高效運營,市稅務局與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常態化雙向溝通機制。納稅服務科科長郭華介紹:“我們專門設置了‘秦務員’,為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無論是復雜的涉稅問題,還是日常辦稅操作,都能給予企業及時的解答和輔導,確保企業合規健康發展。”這一創新服務舉措,極大地提高了企業辦稅效率,降低了稅務風險,為港口物流暢通提供了堅實保障。
為確保稅收優惠政策精準落地,我市稅務部門對企業實行精細化管理。針對不同企業特點,“一戶一檔”分析適用的稅費優惠政策,通過“標簽化管理、網格化劃分、精準化推送”,設立市、縣、分局三級“秦務員”,為企業量身定制服務方案。這種精準服務模式,讓企業能夠第一時間享受到政策紅利,切實感受到政策的溫度。
綜合保稅區在臨港物流產業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秦皇島恩彼碧軸承有限公司位于綜合保稅區的海外倉內,貨物擺放得井井有條。財務負責人王海英介紹:“綜合保稅區的海外倉優勢明顯,入倉貨物能立即享受退稅政策,區內報關后直接運輸,不僅節省了裝船前在碼頭倉儲的報關時間,還讓企業資金周轉更靈活。2024年,公司年出口額超過4250萬美元,享受出口退稅1920萬元。這些即時到賬的退稅款讓我們拓展業務更有底氣。”海外倉的發展,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也為秦皇島臨港物流產業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秦皇島中港國際冷鏈物流農產品交易中心,一輛輛滿載農產品的貨車穿梭其中,批發商們忙著報價、登記訂單。該交易中心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依托秦皇島港構建起農產品進出東北、華北的重要供應渠道。2024年以來,這里享受農產品批發市場相關稅費優惠達到280.12萬元。實實在在的優惠減輕了企業的負擔,促進了農產品的流通。
占地140畝的秦皇島冀盛物流園區,是華北地區重要的大型倉儲物流基地。董事長程淑艷介紹,目前,園區已發展成為擁有三大產業板塊的現代商貿物流運營基地,經營著食糖等大宗商品貿易,銷售網絡覆蓋廣泛。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市稅務部門經常提供貼心服務,一次次送上稅收優惠政策。稅務部門健全商貿、物流企業服務機制的持續努力,推動了稅收與產業培育良性互動,助力包括冀盛物流在內的1600多家物流企業發展提質增效。
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展臨港物流業是實現城市“綠色”崛起的關鍵推動力。稅務部門將繼續圍繞企業需求,精準落實優惠政策,深入開展宣傳輔導,以稅收之力為秦皇島打造臨港物流新高地貢獻力量。在稅惠政策的持續賦能下,秦皇島臨港物流產業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璀璨明珠,帶動更多企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綻放光彩。
記者:王靜
編輯:楊宏璐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