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閉癥日特別行動:用關愛照亮來自“星星的孩子”
星星閃耀 愛讓我們融合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獨癥關注日”,對于他們,誤解和無知往往是其獲得社會認同與支持的最大障礙。2025年4月2日,在這第18個世界孤獨癥關注日,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于鴿子窩公園舉辦了一場溫馨且意義非凡的“星星閃耀,愛讓我們融合”主題活動,旨在增進社會對孤獨癥群體的了解與關愛,為孤獨癥群體及其家庭送上溫暖與希望。
01
市婦幼孤獨癥日活動溫暖啟幕
活動在上午9點準時拉開帷幕,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與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盧宏志副院長、朱洪斌部長、李學超副主任、張闊副主任等領導,以及訓練老師們齊聚鴿子窩公園。
活動伊始,從園區入口沿著棧道向沙灘前行,老師們在沿途為孩子們加油打氣,孩子們手拉手快樂前行。
圖 |盧宏志副院長講話
到達鴿子窩公園廣場后,活動進入開幕致辭環節。盧宏志副院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強調了國家對孤獨癥群體的支持政策,以及醫院在孤獨癥訓練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彩虹波浪”中,孩子們隨著音樂節奏輕輕搖晃身體,帶動彩虹傘起伏,形成一道道絢麗的彩虹波;“蛋炒飯”游戲里,孩子們協作抖動彩虹傘,努力讓海洋球不落地;最后孩子與家長依次從彩虹傘形成的“山洞”中鉆過,歡聲笑語回蕩在廣場上空。
圖 | 孩子放飛風箏
接著,老師們為每位學員發放了風箏,在沙灘上,家長與孩子們結對,協助他們操控風箏線,共同將風箏放飛到天空,孩子們收獲了笑臉。
此次活動不僅為孤獨癥兒童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融入社會的機會,也讓社會各界更加關注孤獨癥群體。我院將繼續開展孤獨癥相關科普及融合活動,為孤獨癥群體及其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呼吁全社會共同為孤獨癥群體營造一個包容、關愛的社會環境。
02
關于孤獨癥
什么是孤獨癥?
孤獨癥是一種腦發育性障礙,以社會交往障礙、溝通交流障礙和重復局限的興趣行為為主要特征。孤獨癥起病于三歲之前,三歲以后表現明顯,絕大多數兒童需要長期的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支持。
孤獨癥有哪些表現?
(1)社交交往方面
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與父、母親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系;
與他人接觸時缺乏目光接觸,很少或不能主動交往。
(2)溝通方面
語言交流障礙。語言發育落后,或在正常語言發育后出現語言倒退,或語言溝通缺乏交流性質;
鸚鵡學舌語言。不斷重復他人說過的話或聽到的廣告詞等。
(3)行為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拒絕改變習慣和常規;
興趣狹隘,會非常專注于某些物品,或者是對特定物品特別感興趣;
刻板、重復或儀式性行為;
其他常見行為包括多動、注意力分散、自我刺激行為等。
在公共場合應當怎樣幫助孤獨癥兒童?
作為陌生人,看到孤獨癥兒童時,根據情況可以作出不同的反應。如果他們主動和你打招呼,我們可以點頭微笑做出回應。如果他們出現了一些不恰當的行為,我們可以忽視,不要給家長亂出主意,有時候忽視也是一種包容和接受。
03
市婦幼兒童心理專科
科室簡介
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自1999年開設兒童心理專科起,高度重視孤獨癥防治工作,不斷加大在孤獨癥診斷、治療和康復領域的投入。組建了一支由兒科醫師、精神科醫師、康復治療師、特教老師、心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員構成的多學科診療團隊,持續優化和完善孤獨癥的診療技術和康復訓練方法,致力于為孤獨癥兒童提供更加科學、專業、個性化的康復服務。我院為河北省三級孤獨癥兒童定點康復機構、京津冀孤獨癥兒童康復聯合體成員單位、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會員單位、河北省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技術市級培訓基地。
兒童心理專科采用國際先進評估工具全面評估,包括兒童感知覺、運動、言語、智能、社交、情緒、行為、學習能力等方面,制定含藥物、心理、行為訓練、物理治療的個性化綜合治療方案,同時開展家庭干預技能指導及家長培訓。每年開展孤獨癥診斷性評估約246人次,康復干預開展約53600人次。
出診醫生
張闊 主治醫師
兒童保健科副主任,擅長兒童早期發展能力開發及兒童常見發育行為障礙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特定學習障礙、孤獨癥譜系障礙、抽動障礙、情緒障礙等診療。
出診地址:兒童保健樓一樓104
診室電話:3921356
劉靜 副主任醫師
從事兒科、兒童保健20余年,曾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進修。在兒童保健和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特別在兒童多動癥,兒童孤獨癥,抽動癥,語言障礙,發育遲緩,學習困難,行為問題等方面有專長。
出診地址:兒童保健樓一樓204
診室電話:3852136
他們或許不善表達
但每個細微進步都值得歡呼
早一步干預 多一份希望
讓專業成為照亮孤獨的燈塔
讓每顆星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軌道
秦審批社會醫廣【2023】第49號
來源: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
編輯:歷莉 王俏
責編:楊勇
編審:馬力 孫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