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污染物減排 推動行業綠色轉型 秦皇島市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排污權交易改革路徑
秦皇島日報 記者戴夢
4月11日,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辦排污權交易改革工作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排污權交易工作開展情況。
發布會介紹,排污權是一種環境資源,主要指排污單位經核定、允許其排放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是國家在環境資源領域的一項重大的、基礎性的機制創新和基礎性制度改革,是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市充分發揮排污權交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助力主要污染物減排,推動重點行業綠色轉型,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
我市自2011年起,歷經試點初期與改革提升兩個關鍵階段,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排污權交易改革路徑。至今,完成了排污單位排污權確權工作,明確了企業的排污權益。建立了排污權市級政府儲備制度,將排污單位閑置、放棄使用、減排形成的富余排污權無償收回或有償回購,納入政府儲備。依托河北省環境資源統一交易平臺,開展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間的雙向交易通道,極大地活躍了排污權交易市場。
我市積極建立市級排污權政府儲備機制,將排污單位因各種原因產生的富余排污權作為市級排污權政府儲備。目前,我市四項污染物政府儲備量分別為:化學需氧量2576.143噸、氨氮274.487噸、二氧化硫12532.314噸、氮氧化物24698.788噸。在出讓政府儲備排污權時,原則上采用電子競價方式,實行差額競得。
據介紹,現有排污單位逐步實行排污權有償取得。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新增排污權原則上要以有償方式取得。對于因歷史原因應交易未交易的,需按照現行交易基準價格補繳出讓收入,否則不予確權。我市還積極推動主要污染物排污權跨區域流轉,搭建排污權市場交易“綠色通道”,對于實行交易“綠色通道”的建設項目,受讓政府儲備排污權采取協議轉讓的,取消事前公告,簡化登記注冊,3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交易。其中,新增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污權總量合計不超過1噸的建設項目,免除交易主體審核,免收交易保證金。
編輯:楊宏璐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