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秦皇島打造美麗海灣的秘訣
天藍海闊,魚鷗翔集。清明假期,北京游客張女士一家在秦皇島港工業旅游區內流連忘返,不時拍照留念。
連續五年,海水水質優良比例100%,4條入海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100%。15000多只紅嘴鷗、西伯利亞銀鷗、黑尾鷗、普通海鷗在此棲息……這里是全國第三批美麗海灣——秦皇島港灣區。
這里還是“北煤南運”的重要樞紐,灣區絕大部分是秦皇島港的生產作業區,是全國首批港口產業型美麗海灣。
聽著導游的講解,看著港區優美的環境,張女士感慨地說:真沒想到,秦皇島港的海景也如此美麗。”
秦皇島港灣區的“美麗密碼”是什么?水知道答案!
一滴來自煤炭碼頭的污水,摻雜著煤炭顆粒,匯聚到排水溝流向遠處。港口的污水都流向哪里?
沿著排水溝向前是一組占地15萬平方米的儲水沉淀池。儲水沉淀池共3個,呈長方形,從西向東排列。港口污水從西端沉淀池注入,經逐級沉淀、溢流,在東側沉淀池匯聚,最后變成干凈透明的一汪清水。這一汪清水還滋養了幾株荷花,每到夏季,粉色的荷花亭亭玉立,偶爾還會有水鳥在此駐足停留,成為秦皇島港內一景。
“按照環保規定,港口含煤的黑水絕不允許入海?!鼻馗酃煞菪l生環保部副部長張小江告訴記者。
為此,秦皇島港全面開展入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封堵、取締所有排海、排河口,從源頭確保一滴污水不入海;建設3座含塵污水處理廠,100%收集港區含塵污水,經深度處理達到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后,用于港區煤炭除塵;首創移動式壓濾系統,就地對沉煤池內煤泥水進行壓濾處理,最大處理效率達4立方米/小時;嚴格落實油品作業全過程溢油風險防范措施,加強港作船舶加油過程中的油污染防治和污染物排放管理,全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這是一滴來自排洪河的河水,它流經8個村莊、秦皇島港煤炭作業區,最后經防潮閘匯入秦皇島港灣區。秦皇島市海港區中心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姬佳良是它的“老朋友”。
2015年以來,秦皇島率先實施“河湖長制”。姬佳良就是一名村級河長。每天,姬佳良都會來排洪河邊轉一轉。打開手機上的“河長云”APP,發現問題都可以馬上匯報,并協調生態環境、水務等部門立刻到場解決。姬佳良說,“過去排洪河水質比較差,現在河里水清了,河邊也建起了濕地公園,附近村民都來這里休息、鍛煉。天天巡河也變成了享受!”
2019年以來,秦皇島港灣區的4條入海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昨晚(4月3日)風大,我得去現場瞅瞅。”秦港股份九公司生產服務部副部長劉志強快步來到海邊查看情況。作為一名“灣段”負責人,劉志強負責秦皇島港煤五期觀海公園附近一公里海灣的巡護工作,每天早晚巡視兩遍是他雷打不動的習慣。沿著觀海公園一路向東走上防波堤,劉志強仔細察看,看到海面上有漂浮垃圾和水草,他立即拍照并上傳至微信“海域清撈管理群”,通知清撈隊清撈。
為了確保每米海岸線有人監管、有人負責,秦皇島港配備了灣長及網格員百余名,建立了覆蓋整個秦皇島港灣區的海岸沿線綜合監管體系。同時,組織專業隊伍開展海域常態化人工清撈工作,高標準清撈海域及港池區域內漂浮垃圾、浮沫、雜物,并通過現場檢查、視頻監控,檢查監測海域及清撈工作情況,確保海洋垃圾全時段“無積存”。為了全面掌握港口近岸水質,秦皇島港還委托專業檢測機構每年開展三次港口近岸海域多點位水質檢測,重點檢測重金屬離子、懸浮物、石油類、COD、亞硝酸鹽、硝酸鹽等主要水質指標,確保灣區水質達標。
秦皇島港灣區海岸線長27.66公里,占秦皇島市海岸線總長度的近五分之一。2024年,秦皇島港東港區煤三期碼頭、煤四期及擴容碼頭、煤五期碼頭獲評全國首家“五星級”綠色港區。秦皇島港灣區獲評全國第三批美麗海灣,成為國家首批港口產業型美麗海灣。位于灣區內的秦皇島港口工業旅游區,成功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秦皇島市依海而生,是環渤海重要海濱旅游城市。目前,秦皇島市有北部灣區和秦皇島港灣區2個美麗海灣,秦皇島灣北戴河段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秦皇島市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實現提質、擴面、增效,“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新景象全面呈現。一片海灣,促進了港口繁榮,也推動了城市發展。(記者 李琦)
位于灣區內的秦皇島港口工業旅游區已成為網紅打卡地。記者 郭政 攝
編輯:韓冰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