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海港區:讓文明實踐落地生根開繁花
秦皇島日報 記者劉建楠
“新時代文明實踐學雷鋒服務點”牌,貼在海港區50多個服務點的醒目位置,方便群眾識別。
自海港區文明辦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學雷鋒志愿服務點授牌一年來,各服務點以“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為主題,為群眾提供手機充電、飲水洗手、取暖納涼、提供雨傘藥箱、問路指路、避風避雨等服務。
推開明亮的玻璃門,步入熙成燒烤中央勝境店,店鋪內燈光柔和、格調溫馨,幾把座椅干凈地置于小桌旁,作為游客、外賣小哥、“秦快哥”的休息處。“我們響應文明辦的號召,在全市10個店面為市民和游客提供全面、便捷的志愿服務。”總經理李賀松說。
春風寫意千山秀,雨露無聲萬物榮。雷鋒精神似春風化雨,潤澤萬物;如星火燎原,溫暖人間。
“當初在秦皇島打工時,我就有幫助別人、做公益的想法。”志民家常菜總經理李志民說,“現在店鋪發展起來了,更得回饋社會,幫助別人。”
多年來,李志民每月根據營業額進行義捐;號召員工參加“愛循環”公益組織,持續進行公益服務;疫情初起時,他組織員工為社區老人送菜;與公益組織一起看望抗戰老兵;開展扶農助農行動,幫助農民賣菜、銷售農產品,助力鄉村振興。
在新時代,雷鋒精神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使命。
近年來,全區370個文明實踐站,立足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和所需所盼,廣泛組織便民惠民、扶貧濟困、法律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6.2萬場次,精準服務群眾需求,廣泛傳播正能量,涌現出一大批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和個人,有力提升了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60多個集體獲得“優秀服務組織”稱號,300多人獲得“優秀志愿者”稱號,30余名商家被授予“學雷鋒愛心商家”。海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已落地生根開出繁花。
“我們會開展互動式、體驗式宣傳,在全區營造‘人人學雷鋒、時時講文明’的濃厚氛圍;聚焦扶危濟困、環境保護、文明交通、文化傳承等領域,開展志愿服務,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引導各行各業結合自身優勢,將學雷鋒精神與志愿服務深度融合,打造切合群眾需求、具有時代內涵的特色服務品牌。”海港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韓紅東說。
編輯:王劍猛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