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 勇挑大梁·產業新亮點丨發揮沿海港口優勢 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秦皇島市圍繞海洋高端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領域
發揮沿海港口優勢 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3月20日,在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在對“華龍一號”蒸汽發生器進行質檢,準備發貨。“當初我們選擇在秦皇島建廠,一個重要原因是這里海運方便,便于大件貨物運輸。”該公司生產制造部一工段工段長孫佳超說,“華龍一號”蒸汽發生器每臺約21米高,重達387噸,可通過企業內碼頭直接裝船發貨,節省很多物流成本。
依海而生,因港而興。秦皇島市擁有162.7公里海岸線和優良的港口資源,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近年來,憑借沿海港口優勢,哈電重裝、天業通聯等海洋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在該市得以快速發展。
今年,秦皇島市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圍繞海洋高端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洋文體旅等領域,大力推動相關產業集群發展,加速推進沿海經濟崛起帶建設,全面展現沿海開放城市嶄新風貌,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為給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業提供更為方便的物流服務,秦皇島市將進一步健全港口轉型升級機制,全力支持秦皇島港建設國際知名旅游港和現代綜合貿易港。加強港口、海事、海關、邊檢、引航、鐵路、拖輪、船舶代理等單位溝通協作,構建全方位、全流程的港口運輸保障體系。大力發展海鐵聯運、國際班列,積極拓展內陸港布局,構建高效便捷物流網絡。
在北戴河新區生物制造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忙著進行項目最后的收尾工作。“今年企業將陸續入駐產業園內建設的10棟樓。”北戴河新區招商和投資促進局局長牛東偉說。
北戴河新區生物制造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 記者陳立桐攝
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符合秦皇島市打造康養名城的城市定位。當地將利用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政策優勢,創新配套政策,大力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突出高端醫養、康養、細胞抗衰和醫美服務,聚力招大引強,全力推動韓國JK醫美等一批項目盡快落地投產。同時,加強與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對接合作,共建生物制造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著力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或創新業務板塊,力促數量與質效雙提升。
依靠成熟的濱海旅游與優良的生態環境優勢,秦皇島市加速發展海洋文體旅產業。每年旅游旺季,參與各項研學活動的游客持續增長,不斷升級、優化的研學文旅產品結合特色賽事,成為推動該市文體旅產業高質量融合、打造地方文體旅品牌的重要途徑。
航標設施布設、鋼管樁試樁、鋼管樁靜載試驗……在昌黎縣東側海域,河北華電昌黎500MW海上光伏試點項目在穩步推進。此項目是我省唯一海上光伏示范試點項目,總投資144.48億元,主要建設光伏組件、海纜、升壓站及其配套設備和送出工程。
秦皇島市利用沿海優勢,加快發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產業。該市將高質量開發建設海上風電、海上光伏,加快推進金風科技北方海上風電產業基地建設,力爭山海關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100萬千瓦深遠海海上風電試點示范項目在年底前建成并網,加快建設中電建、國電電力、國華投資、河北華電總規模180萬千瓦的4個海上光伏示范試點項目。
良好生態是秦皇島市的最大品牌和優勢,當地將持續進行海洋環境保護,為沿海經濟崛起帶建設奠定生態基礎。該市將深化近岸海域綜合治理,創新區域海洋生態共保聯治,一體化推進全域美麗海灣建設。加大海岸線整治修復力度,提升自然岸線保有率,探索建立海洋資源低效利用退出機制,提高海洋資源利用率。
記者:孫也達
編輯:楊宏璐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