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島:社區有了生態化運營服務矩陣
“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全省布設數量四年多翻兩番
社區有了生態化運營服務矩陣
“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是一種在社區布設的便民服務設備。2020年,秦皇島市在全省率先布設100臺。4年多來,“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布設數量持續增加。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布設“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420臺。從該設備生產廠家河北數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數微”)的訂單看,該設備的布設數量還在快速增長。
這是個啥設備?為啥這么受歡迎?3月11日,筆者走進河北數微,探尋背后的原因。
01
群眾辦事更方便
“我先帶你去現場看看吧,居民會給你答案。”河北數微運營經理劉子健說,現在秦皇島市共布設“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165臺,日均服務約1萬人次,今年預計能增加到2000臺左右。
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明日星城小區門口,一個高2米多、寬近10米的藍色快遞柜十分顯眼。與普通快遞柜不同,它中間鑲嵌著一臺類似銀行自助柜員機的設備。
“那就是‘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有人正在辦理業務。”劉子健介紹,“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一般都安裝在小區門口,方便居民使用。
“用這個機器給燃氣卡、給水卡充值很方便。”剛剛完成燃氣卡充值的小區居民魏鑫濤說,以前燃氣卡、給水卡充值的地方不僅遠,還在不同地方,很不方便。
除提供燃氣卡充值等基本民生服務外,“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還能辦理政務服務大廳的部分審批業務。
“2022年,我從外地到秦皇島工作,居住證就是在‘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辦理的,居住證直接郵寄到家,很方便。”家住南嶺國際小區的居民白志剛說,在辦理居住證過程中,每一步操作都有明確的指導,操作簡便。
“我們已經和省政務辦及省內10個城市簽訂協議并完成京津冀政務一體化平臺接入,實現京津冀295項網辦事項和78項窗辦事項‘一端通辦’。”劉子健說,正是因為“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能為居民提供便捷服務,所以迅速得到各界認可。

02
政務服務更高效
“這兩年隨著‘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越來越多,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辦理很多業務,減輕了我們大廳的接待壓力。”秦皇島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副局長陳樹軍說,原來每天上午都有很多市民到秦皇島市政務服務大廳辦事,尤其是周一,窗口業務人員經常忙得沒時間吃午飯。自從有了“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市民更多選擇在家門口辦理業務,窗口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減小很多,也有更多時間和精力辦理手續繁瑣、存在待解問題的業務了。
“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的出現,讓秦皇島市政務服務從“一網通辦”和“一窗通辦”升級為“一端通辦”,真正實現“大廳事,小區辦”。2023年底,秦皇島市被省政務辦列為“一端通辦”試點城市。
“這個設備能根據我們的需求不斷升級。”陳樹軍說,“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剛接入政務服務業務時,只能辦理不需要上傳材料的事項。河北數微了解情況后,很快在設備上加裝了掃描儀,并在最新設備上增加了打印機。“最新的設備都能直接打印營業執照了。”陳樹軍說。
此外,“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還具備信息收集功能,如企業、居民有什么建議,可通過設備上傳。政府部門收集到建議后,可據此調整業務辦理流程,進行相應改革,進一步方便群眾,優化營商環境。
不斷升級讓系統功能愈發完善,河北數微打造的數智政務(政務服務“一端通辦”)項目入選2024年國家優化政務服務調研課題組開展的“發展新質生產力助推高質量發展案例”“2024數字政府創新成果與實踐案例”“2024中國地方政府營商環境優秀案例”等。

3月11日,秦皇島市民通過“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智能AI導服功能辦理業務。河北日報、河北日報客戶端記者孫也達攝
03
創新技術人機交互更清晰
“我們的設備能滿足政府需求,服務好居民,得益于技術不斷創新。”河北數微產品總監鐘新宇說,“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在建設過程中,最難的就是機器設備如何適應室外環境。
因“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集成的功能多,設備內部使用了不少高精度零部件,對溫度變化較敏感。對此,河北數微成立國內首家數智微生態研究院,通過調整機器外殼材料、密封技術等,成功掌握溫控技術,使“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能夠適應室外-50℃到50℃的環境。
“大部分有語音提示或語音識別的機器都設置在室內,這是擔心室外噪聲影響人員和機器接收語音指令。”鐘新宇說,但“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的機器和快遞柜在一起,且安裝在室外,確保機器室外語音收發正常尤為重要。
對此,河北數微的技術人員從硬件、軟件兩方面著手,使機器播出的聲音能聚焦在操作人員的頭部附近,確保操作人員能準確接收機器指令。同時,技術人員通過AI降噪手段,過濾掉周遭雜音,確保機器準確識別操作人員的語音指令。室外降噪技術的應用,保障了辦理過程中音視頻清晰交互。
此外,“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為實現遠程資料原件核驗、遠程人證比對、遠程授權、遠程審批等功能,應用了AI成像、人臉識別定位、電動脈沖驅動等技術,全面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共享大廳’面世時間不長,卻已經經歷3次迭代。”鐘新宇說,在1.0民生服務時代,公司將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服務實現在“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辦理,全面延伸公共服務半徑。在2.0政務服務時代,將政務服務窗辦業務全部實現“社區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一端通辦,群眾辦事“一站全能辦、一趟不用跑”。在3.0政商融合時代,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融入各行業的商業服務,構建政商融合新生態。如今在4.0人工智能時代,全面啟動大模型技術應用,升級社區虛擬現實營業廳的服務能力,讓各行各業服務低成本、高效率觸達社區,打造社區生態化運營服務矩陣。(宋柏松、倪巖)
編輯:韓冰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