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優化營商環境 加快高質量發展 | 讓項目審批跑出加速度 北戴河新區推出“按需自選式”施工許可辦理新模式
秦皇島日報 記者 李正男 通訊員 朱文斌
為進一步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近日,北戴河新區行政審批局推出“按需自選式”施工許可辦理新模式。該模式通過分階段發證機制,實現建設項目平均縮短工期1至3個月,為優化營商環境注入新動能。
“過去項目要等所有圖紙審查完成才能整體辦證,現在我們可以根據工程進度分段申領許可證。”正在辦理漁田小鎮二期施工許可的秦皇島晟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海表示,新模式讓基坑開挖等基礎工程實現提前2個月開工,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北戴河新區行政審批局局長王艷宇介紹,新模式將施工許可細化為底板以下、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及室外配套4個階段。建設單位既可分段申領“主體”“裝修”等專項許可,也可選擇一次性辦理整體工程許可。這種“菜單式”服務模式既可以滿足不同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又突破了傳統審批模式的辦理限制。
目前,該模式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天津市腫瘤醫院秦皇島醫院一期工程項目通過一次性辦理整體許可,較常規審批縮短了28個工作日;石藥健康城(三標段)采用分階段辦理,地下工程較原計劃提前82天動工。統計顯示,自2019年試點分階段審批以來,北戴河新區已有30余個項目享受改革紅利,累計節省建設周期超過3000個工作日。
近年來,北戴河新區行政審批局持續創新審批服務,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形成全周期服務體系。“目前,我們正在開發智慧審批平臺,未來企業可通過線上系統自主選擇審批模塊,讓‘指尖上的工程審批’更加高效便利。”北戴河新區行政審批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
市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戴河新區的改革實踐破解了建設項目“等圖等審”的普遍難題,其“需求導向、模塊組合”的創新思路,為工程審批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復制樣本。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此類制度創新將有效提升區域投資吸引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編輯:韓冰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