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老區行 |單莊村:“紅色熱土”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秦皇島日報 記者 王瀟瀟
10月21日,記者走進撫寧區大新寨鎮單莊村。單莊村位于大新寨鎮東南部。這里是革命老區,是一片紅色的熱土,這里的每一塊紅色遺跡都仿佛訴說著革命烈焰鑄就的堅韌精神。
“抗日戰爭期間,單莊村是抗日根據地,村東的山溝里建有八路軍的軍工廠和被服廠,村里設立了衛生所。村民周玉珍是抗戰時期的單莊婦救會主任,在她的帶領下,村里的婦女們為抗日官兵做軍衣、軍鞋,縫補衣服、拆洗被褥……她唯一的兒子王興遠參加了革命,周玉珍的三個孫子也全部光榮入伍。”在單莊村的黨群服務中心的展室內,村黨支部書記張賀面對留存下來的抗戰“老物件”感慨地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單莊村又有多名青年投身軍旅、報國守疆。這些珍貴的紅色記憶,并非簡單地陳列于展室之中,而是通過精心設計的場景還原,讓每一幕都鮮活起來,仿佛歷史就在眼前重演。
單莊村共170戶,家家戶戶門前整潔,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家風牌”,代代單莊人就是依據傳承家風培養了諸多優秀人才,有清末時期的舉人,有與日本侵略軍周旋的抗日英雄……有在全國各地投身建設事業的奮斗者,他們是單莊村的榮光,是激勵后人的楷模。
“家風正,則民風淳”這是不變的真理,在家風的影響下,單莊村涌現了很多最美家庭,有最美婆媳、最美夫妻,也有放棄城里優越條件帶領村民致富的創業者……
單雙寶是村里最年輕的支委,他借助自家“古法豆腐”的產業優勢,打造了以“豆腐”為特色的精品民宿——單記豆腐坊。走進院內,翠竹環繞、流水潺潺。移步室內,古樸的桌椅板凳、自然懸掛的方形燈籠、墻上彩繪著古法豆腐的傳說……
“整個庭院大概300平方米,有4個房間,房前院子里種植西紅柿、茄子、黃瓜……”單雙寶說,游客在這里不僅可以自由采摘,還可以親手做一次豆腐,在體驗農村生活的同時,還能學習怎樣做豆腐,嘗一嘗自己做的豆腐宴。
被確立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重點村后,在撫寧區委、大新寨鎮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單莊村“兩委”班子依托毗鄰龍云谷景區的地理優勢,外出考察鄉村振興特色模式,積極打造特色民宿和農家樂項目,按照“集體帶隊、干部帶頭、農戶緊跟”的節奏,唱響“山水林田人”發展“五部曲”。目前,村里有意向經營民宿和農家樂的群眾已經發展到了12戶。
不僅如此,近年來,單莊村的黃桃產業發展迅速,涌現出10余戶黃桃種植大戶。每戶平均年產黃桃2萬公斤,毛收入15萬至20萬元,純利潤可達5萬至10萬元。“這里的黃桃有一種獨特的香味,這使得我們的黃桃品牌更具競爭力。”張賀笑著說,這片“紅色熱土”孕育出的黃桃,不僅是美味的水果,更是村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下一步,我們計劃擴大黃桃種植規模,引導鼓勵本地農戶把觀光旅游、生態采摘、餐飲娛樂集于一體,促進農旅融合,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單莊村追求的不僅是表面的繁華,更是深層次的蛻變與飛躍。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攀升,一幅農村美、產業強、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在次第展開。
編輯:歷莉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