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第二页/阿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国产亚洲欧美在线播放网站 - 国产91流白浆在线观看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農戶“點餐” 供銷“配餐”

秦皇島日報 記者 張宏宇 王寧   通訊員 李碧琦

“今年比往年輕松多了。從選種,到育苗下播、施肥治蟲,再到收割,‘一條龍’服務幫我們解決了問題。” 近日,盧龍縣劉田各莊鎮前雙廟村村民李香萍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盧龍縣以實施國家綠色農資升級行動試點為抓手,充分發揮基層供銷社“一社多能、一點多用”作用,為農服務“觸角”不斷延伸,形成了以縣生產資料公司為龍頭、鄉鎮農資服務中心為支撐、村農資銷售站為網點的“縣鄉村”三級農資服務體系,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一條龍”,實現了農資得市場、基層社得壯大、農民得實惠的“多方共贏”。

王英輝是前雙廟村周邊小有名氣的“土專家”,今年,他積極申請加入盧龍縣供銷社組建的“農資經紀人”隊伍,成為一名專業經紀人,為農戶提供農資供應、農技指導等線上線下服務,幫助農民聯系農資企業送貨到家。遇到農業上的“疑難雜癥”,農戶便會找他咨詢解決。“我們創新了‘村黨支部+供銷合作社+企業+經紀人’的農資經營模式,租用了村集體閑置房屋,建立農資網點,還聘請了農資經紀人。”王英輝告訴記者,“這樣村集體有增收、經紀人得提成、農資有市場、農民也得到了實惠。”這一農資經營模式自今年4月份運營以來,已幫助銷售農資47噸。

在位于印莊鎮的盧龍供銷智能配肥中心,前來檢測耕地土壤的農民絡繹不絕。工作人員將土壤放入檢測儀,一會兒檢測儀就將各項數據檢測出來,隨后智能配肥機根據檢測結果自動生成施肥配方。據盧龍縣供銷社副主任王志會介紹,縣里建成了農資展示銷售配送中心、技術服務中心和智能配肥中心,可以實現根據不同地塊、作物品種量身定制“營養餐”。“通過測土配肥,農戶可以根據不同的土質種植不同的作物,精準施肥,降低種植成本,提高產量增加收入。”王志會說。

為提高農戶“點餐”、供銷“配餐”效率,盧龍縣投資200余萬元改造提升倉儲中心和基層網點,通過建立集采議價機制,每噸農資采購成本降低了5%至10%。                             利用1個農資銷售配送中心和380家農資經營服務網點,與農資企業強強聯合,做好農資對接、協商供貨,及時調撥農資補充倉儲,降低農資采購運輸成本,優惠農資品種達到100種以上。同時,開展延時經營、拆整賣零、電話預約、送貨上門等服務,15輛農資配送車分片運輸,基本實現農資“1小時達”。

此外,盧龍縣還推出“盧龍供銷智慧農服云平臺”,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對經營的208種農資產品倉儲、調運、分撥、配送全過程跟蹤追溯,并提供農資購銷、農技培訓、氣象信息、AI解答等智能化服務。通過網絡云平臺,農民可以在手機上下單,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貨真價實的化肥。同時,盧龍縣推廣實施玉米、甘薯綠色高效示范項目,以減肥增效、綠色種植為突破,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組建盧龍供銷農機聯盟,實現肥藥科學化配制、精準化使用、集約化統施;建立“中檢科盧龍縣聯合快檢實驗室”,為全縣農產品提供安全檢測;推進“電商興農”,注冊“盧供好禮”品牌,開展直播活動,變“提籃叫賣”為“網上擺賣”,解決農民“不好賣、賣不好價”的難題。

通過農資銷售增點成網,全程服務提質增效,基層社“一社多能、一點多用”,盧龍縣為農服務“觸角”不斷延伸,形成了以縣生產資料公司為龍頭、鄉鎮農資服務中心為支撐、村農資銷售站為網點的“縣鄉村”三級農資服務體系,實現了農資得市場、基層社得壯大、農民得實惠的“多方共贏”。自去年6月盧龍縣獲批全國“綠色農資”升級行動試點以來,全縣供銷系統找準服務發力點,統籌推進農資供應結構優化、服務方式創新,監管數字智能和新產品、新技術應用,不斷增強供銷系統為農服務能力,為農民購買使用農資提供便利。


編輯:韓冰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