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評】 勞動教育從幼兒抓起
□朱瑞明 欒易鑫
幼兒園階段就引入勞動教育?近日,江蘇徐州一家幼兒園發布的視頻走紅網絡,受到了眾多家長的追捧,視頻中孩子們可以熟練地烙餅、灌香腸。該幼兒園園長回應:“這是園內開設的生活課,孩子們不僅燒火做飯,還養了雞、鴨、兔子。”
據《光明日報》報道,2022年有媒體發布了一項針對2萬多名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調查,數據顯示:受訪學生中40.9%不會洗衣服,42.8%不會煮面條,63.2%不會炒菜,甚至洗菜這種相對比較簡單的家務勞動,也有36.6%的學生不會做。該調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家務勞動參與不足、技能不足的現狀。
如今,勞動教育開始延伸至幼兒園。“幼兒園階段適合引入勞動教育,勞動教育應該成為學齡前兒童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東北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趙剛分析,相比于中小學階段更重視智力發展,幼兒園階段是孩子社會化的早期演練,因此以勞動方式體驗生活、模擬社會,應該成為幼兒教育的突出特點。
在視頻中我們看到,與大家印象中的幼兒園不同,徐州徐海路幼兒園課程設置十分豐富,除了學習基本的文化知識,孩子們還在幼兒園內燒火做飯、裁布縫衣、種地養花、飼養動物,學習多種多樣的生活類課程。對此家長的態度若何?園長張乾告訴記者,家長都特別支持,還給幼兒園送柴火,現在幼兒園的報名已經排到后年了。
孩子在幼兒園應該學什么,拿什么提高競爭力?孩子歌唱得好,舞跳得好,字寫得好,固然是能力和本事,但能做日常的家務,能炒菜做飯,同樣是本事。這既能讓孩子們鍛煉動手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又能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碩果,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
這是學校教育的目的所在!